欢迎来到专业校对,校对公司,上海天碧-编辑校对网!~
企业邮箱 | 网站地图
网站联系电话:
网站公告:> 编辑校对网欢迎您。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编辑校对网(chinabianjiao)!网站联系电话:021-60781545,13585600696
电话:021-60781545
手机:135-8560-0696(王先生)
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明中路1777弄27号602
用“吃紧”,表示防控工作到了最紧要的关头,是对形势的判断;用“吃劲”,表示防控工作到了最艰难的时刻,是一种动员。在官方文件中,更多用的是“吃劲”,就可以理解了,一是有动员之意,另外“吃紧”的语素“紧”有紧张之意,故少使用为好。
需要指出的是,正如上文分析的,读“jiǎo”音的“口角”一词,其义项有二:一是“ 嘴边”,如李商隐《韩碑》诗中的“愿书万本诵万遍,口角流沫右手胝”;二是引申指“言辞或说话的口气”,如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七回中的“就只是他的性情爽利,口角锋芒”。
规范为【沿用】 依据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商务印书馆,第6版) 【沿用】yányònɡ动继续使用(过去的方法、制度、法令等):~原来的名称。 没有收录【延用】。
“品”是会意字,本义为“人多嘴杂”。因人一多就会有各种类型的人,又引申指“事物的种类、等级”。“品种”的“品”即指“种类”,“上品”的“品”即指“等级”。“品位”的“品”也用的是“等级”义。“品”用作动词又指“辨别尝试出类别等级的高下”。如“品头论足”意思就是“辨别人的面容、发型和足的大小”。“品味”的“品”即用的是用作动词的“辨别尝试”义。 “味”是会意兼形声字。篆文从口从未(滋味),本义为“滋味”。如“五味(酸、辛、甘、苦、成)令人口爽”的“味”即是。又引申指“辦别滋味,体会研究”。“耐人寻味”的“味”即是。“品味”的“味”也用的是此义。“位”是指事字。在甲骨文中,是一个人站立在地上形。本义为“朝廷中群臣排班所处的序列、地方。”如“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”的“位”即是。“品位”的“位”也用的是此义。
连接、连结、联结、联接以及链接,一看到这几个词尤其是前四个,相信很多人包括专业的文字工作者,都有点犯晕。今天我们就来看下该如何正确使用和区分这几个词语。 首先,我们还是看下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商务印书馆,第5版)中的解释。 【连接】(联接)liánjiē 动 ①(事物)互相衔接: 山岭~。 ②使连接: ~线路。 【连结】liánjié 见847页〖联结〗。 【联接】liánjiē 见844页〖连接〗。 【联结】(连结)liánjié 动 结合(在一起):画一条直线把这两点~起来|锦州是~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点。 【链接】liànjiē 动 指在计算机程序的各模块之间传递参数和控制命令,并把它们组成一个可执行的整体的过程。
有两例关于“鎏金”“流金”的使用:一、央视电影频道有一档节目叫“流金岁月”;二、2019年9月24日,宝格丽在上海宝格丽酒店举行发布了全新Serpenti Seduttori鎏光蛇影腕表。宝格丽首席执行官让•克里斯托夫•巴宾(Jean-Christophe Babin)先生主持召开了本次活动,拉开鎏金之夜活动的序幕。
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5、6版: 【会账】huì∥zhàng [动] (在饭馆、酒馆、茶馆、澡堂、理发馆等处)付账(多指一人给大家付账)。也说会钞。 【会钞】huì∥chāo [动] 会账。
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: 【规范用词】高架桥 【英文名】viaduct 【学科】公路交通科学技术 【公布年度】1996 【又称】栈桥;旱桥 【见载】《公路交通科技名词》第一版
《汉语大词典》: 【浮游】1.在水里或空中飘流游动。《红旗歌谣·歌唱共产党》:“沼泽地歌唱共产党,鲤鱼儿浮游荷花香。”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五章:“温和的海风轻轻吹拂着,片片乌云在天际浮游着。”2.漫游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和調度以自娱兮,聊浮游而求女。”《汉书·郊祀志下》:“浮游蓬萊,耕耘五德,朝種暮穫,與山石無極。”《新唐书·文艺传中·李白》:“白浮游四方,嘗乘月與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。”宋洪迈《夷坚乙志·女鬼惑仇铎》:“天台士人仇鐸者……浮游江淮,壯年未娶。”3.虚浮不实。《晋书·裴頠传》:“遂薄綜世之務,賤功烈之用,高浮游之業,埤經實之賢。”元辛文房《唐才子传·钱起》:“芟宋齊之浮游,剥梁陳之嫚靡,逈然獨立也。”清王夫之《尚书引义·说命中二》:“詭於君子之道以淫於異端之教者,其爲言也,恒與其所挾之知見相左,而繆爲浮游之説以疑天下。”4.谓游手好闲。汉桓宽《盐铁论·相刺》:“今儒者釋耒耜而學不驗之語,曠日彌久而無益於理,往來浮游,不耕而食,不蠶而衣,巧僞良民,以奪農妨政。”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又以《周官》税民:凡田不耕爲不殖,出三夫之税,城郭中宅不樹藝者爲不毛,出三夫之布,民浮游無事,出夫布一匹。”5.人名。传说黄帝时创制箭的人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倕作弓,浮游作矢。”杨倞注:“《世本》云‘夷牟作矢’……或者浮游,夷牟之别名,或聲相近而誤耳。”6.人名。传说为共工的卿臣。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九流绪论下》:“晉平公夢朱熊窺其屏,惡之而疾,問於子産,對曰:‘昔共工之卿曰浮游,敗於顓頊,自沉於淮。其色赤,其言善笑,其行善顧,其狀如熊。’”7.虫名。即蜉蝣。《大戴礼记·夏小正》:“浮游者,渠略也,朝生而暮死。”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:“龜三千歲,浮游不過三日。”参见“蜉蝣”。
专业校对,校对公司,上海天碧-编辑校对网
在线客服
在线咨询在线沟通,请点我在线咨询
热线电话:021-60781545 / 13585600696